传承难并不是只存在于小微企业,在一些年产值三五千万元的规模以上包装厂也会出现。
这又是为什么?这里面有一种可能:二代特有思想、有追求、有个性,无论如何对包装就是无感。但更可能的问题是:机会成本。
比如,对父辈来说,很有可能也知道把厂房租出去比自己干更赚钱,但干了几十年,既有行业情怀,也有路径依赖,终归难以割舍。对年轻一代来说,这种情怀和路径依赖却不会那么强烈,如果有好机会自然更愿意去闯一闯、试一试。
说了这么多,包装业对年轻人吸引力衰退和代际传承难的问题,究竟有没有办法破解?
相对来说,******个问题要好解决一些。办法并不神秘,***近几年很多圈内老板都在做,那就是:加大技改力度,尽可能地用自动化的设备取代人工。尤其是,原本手工劳动较多的印后环节,机器换人的进展还是很快的。
这种做法一方面能够解决包装厂普遍面临的招工难、劳动力缺乏的问题;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包装厂化解不断走高的人工成本压力。要不然,这几年包装圈都说生意难做,很多设备为什么还卖得那么火呢?
在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,再融入一定的数字化、网络化技术,便具备了智能化的雏形。这两年,智慧包装、智能工厂不仅咱们在讲,日本也在说。比如,2018年IGAS展会的主题之一便是:智能工厂。因为他们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,要远比咱们更严重。
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办了。如果一位老板不想自己打拼多年、倾注心血的工厂被儿女轻易放弃,那就要尽可能地做出水平、做出特色、做出规模,从而让它更具传承下去的价值。
想想就能明白,一家年产值5000万的包装厂,总比500万的要更容易传下去。而一旦做到包装圈前几百名,甚至上了市,这事业要传承下去就基本问题不大了。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,那就是:二代、三代到底能不能接得住?
话又说回来,如果父辈使出万般招数,子女就是不愿接盘,还能怎么办?没有太好的办法,无非两种可能。
一是老板们继续自己扛,能干到哪天算哪天。实在干不动了,就转手他人或解散清盘。对多数规模不大的包装厂来说,这可能是略显残酷但又难以避免的命运。2017年,全国注销和吊销包装厂7088家,想来完全被逼退出的应是少数,老板无奈之下主动选择的还是多数。
二是如果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特色和规模,可以选择卖身变现。“卖身”听上去悲壮,其实是资产变现***有效的途径之一。如果一家包装厂***终能被上市公司或规模更大的同行溢价收购,说明老板的心血没有白费,辛苦打拼很有价值。
好了,既然美国、中国、日本三个包装大国,都遇到了行业对年轻人吸引力衰退和企业代际传承的难题,说明这两个问题在全球包装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。
对于这样的问题,那么多能人、大咖都给不出答案。三好同学自然也只能抛砖引玉,而无法给出什么完美的解决方案了。
如果说还能多做一点什么的话,那就是:祝各位老板好运!因为无论多难,总还是有企业能做成百年老店。
|
15140574991
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15140574991
联系电话:0411-39365467
设计QQ:616283759
工厂地址: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后牧村